这就是我的承诺(2017年安徽)
在我的印象里,外婆算得上是虔诚的佛教徒。每年腊月回到家乡,她总会带我去附近山上烧香拜佛。那座寺庙并不是很大,香火却很鼎盛。即便山路崎岖难行,每逢初一、十五还是会见到很多人携着香烛气喘吁吁地顺着小路往上爬。(得分点1:交代写作背景,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。)
那年我和外婆上山的时候,站在大殿之前,香雾缭绕。还愿的老太太瘪着嘴一边倒香油给寺里的沙弥,一边和旁人诉说自己去年许的愿望;求签的胖子紧紧地闭着眼睛在签筒里摸着签,嘴里还念念有词;身着袈裟的大和尚伸出一只手掌示意撞一次钟五块钱……(得分点2:场景描写生动传神,生动地刻画了寺庙里芸芸众生的神态。)我走进大殿去寻外婆,却惊愕地见到佛祖与财神贴身而立。听到我的嗤笑,外婆也叹了一口气,说这些佛像是这些年才塑的。我知道外婆在叹息什么,这座寺庙得以建成是因为在寺后的山洞里发现岩壁上刻有佛像,人们便以为是佛祖显灵才建造了这座寺庙。现在寺庙倒是香火鼎盛,那山洞里面却不似大殿这般热闹。
“但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。”在这样的熙攘的空间里,我感觉到自己的孤立,我虽不排斥信仰,内心深处却对某些寺庙打着”还愿”的幌子收取百姓的钱财嗤之以鼻。可我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不谙实情的人。
回家的路上,我试探外婆,说其实世间没有菩萨,我们要相信科学。谁料外婆竟说:”于我而言,这一生已经像快要燃尽的蜡烛,我所期望的,不过是你们安好。”我竟无言以对。”可是’还愿’明明就是寺庙在压榨你攒下的血汗钱,如果真有菩萨也该是普度众生,怎会为利往来?
“这你就不懂了,我许下的愿望可比这些香火贵重多了呢!并且,这是我许下的愿望,当它实现后,我理应回报它,这是生而为人的品质,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许愿人的承诺。(得分点3:外婆的话虽然很朴实,但透露出一种信仰,一种期待,一份坚守。点题自然。)
一个许愿人的承诺,也许只有期盼至深,才能明白其中的意味与洋溢其间深沉的爱。
阅卷者点评
选材典型,构思精巧。文章选取生活中很常见的”求神拜佛”这一素材,通过叙写”我”陪外婆到山上寺庙”还愿”的见闻和感受,表现了外婆对亲人的挚爱和信守承诺的优秀品质。
语言生动,富含哲思。文章看似质朴无华,娓娓道来,像叙说故事,但字里行间渗透着可供细细解读的人生意蕴。各色人等的欲求与外婆的淡然形成鲜明的对比。